目前分類:整合性醫學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24小時健康行事曆:林承箕醫師整合醫學DIY





24小時健康行事曆:林承箕醫師整合醫學DIY












  最新、最in的健康觀念和方法,讓你享受健康不求人!


  ★錯誤的生活習慣,讓你的健康亮紅燈!
  美國醫學界曾做過研究,發現影響人類壽命的原因,二○%與遺傳有關,二○%與環境有關、醫療服務只占一○%,其餘的五○%都跟個人的生活習慣,像是過度精緻的飲食、不運動、水喝太少、壓力大、情緒緊張等有關。換句話說,大多數人不健康的原因,都出在錯誤的生活習慣!

  根據美兆健檢中心二O一O年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華人位居榜首的錯誤生活習慣是「缺乏運動」,占了六五.六%;其次是每天連續使用電腦三小時以上,占五三.五%;第三名是睡醒立刻下床,占五一.七%。第四是翹二郎腿,第五是水喝得太少,其他的不良習慣還包括如廁時閱讀書報雜誌、喝太多的咖啡和茶……等。所以,積極培養健康好習慣,就是促進健康的第一步!

  ★從起床、出門、上班、回家到睡覺的24小時健康加分法
  很多人一聽說飲食要健康,就以為「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要運動,就嫌麻煩或沒時間,或以為需要花大筆金錢。本書作者、原本專攻心臟內科、十多年來致力專研並推廣整合醫學的林承箕醫師,為了釐清這些錯誤觀念,特別整理了自己多年來所學及臨床上最容易上手、最有效的方法,教你「一天要怎麼健康的過」。從起床、出門、上班、回家到睡覺,一天24小時的健康法包含了飲食、運動、排毒、環境、情緒等五大面向、25個生活好習慣。只要將這些健康觀念和做法納入你的生活中,不需要花大錢,也不需要特別撥時間,你就可以輕輕鬆鬆找回你的健康。

  ★25個生活好習慣,享受健康不求人
  作者從結合中醫、自然醫學、另類療法……的整合醫學中,特別提供25個生活小秘方,讓你成為自己的健康管理師。精彩內容包括:
  ◆「三個30秒」的起床小動作,可避免「姿勢性低血壓」。
  ◆早上的第一杯水──400~500毫升溫開水,一定要一口氣喝下,才可以促進大腸收縮,排便又排毒。
  ◆配合「子午流注」經絡運行做該做的事,如早上7:00~9:00(走胃經)吃早餐;中午11:00~1:00(走心經)需午休,不適合運動;晚上11:00前(走三焦經)睡覺等等。
  ◆早上最適合做脊椎檢測和整脊運動──5種脊椎檢測法+9種床上小運動,把你的歪脊椎喬回來。
  ◆刮舌苔、扣齒、生津、乾漱口,按摩經絡兼口腔保健。
  ◆洗臉、梳髮加按摩,清潔又養生。
  ◆搭捷運、等公車也能做的7個小運動;上班族擺脫腰痠背痛的6個辦公室體操;以及一邊看電視也可以一邊做的7個小運動,讓你利用零碎空檔時間,就可以加強體能、訓練肌肉、活化經絡,帶動全身氣血循環,輕鬆做保健。
  ◆用日光浴、芳香療法、色彩療法、音樂療法來紓壓療病──壓力太大、心情沮喪嗎?用植物精油,就能解決你的情緒問題。對應瑜珈脈輪善用色彩療法、音樂療法,可改善許多疑難雜症。
  ◆遠離電磁波傷害──別在電梯內打手機,或邊走路邊講手機,因為手機在密閉空間或移動時,電磁波會變強,對身體的傷害也越大。

本書特色

  集各家醫學所長的「整合醫學」健康觀念和方法,讓你做自己的健康管理師:想真正遠離疾病,絕不能只是依賴主流西醫,停留在消極的有病治病、沒病做檢查的舊觀念!在台灣推動整合醫學十多年的林承箕醫師,特別介紹了集合各類醫學的優點,在國外行之有年、最新最in的整合醫學觀念和方法,例如,用手腳測一測哪裡出問題──手或腳的某部位有疼痛,參照德國傅爾電針與中醫經絡對照表,就知道哪些器官系統出問題。以及可在辦公室或家裡DIY的芳香療法、色彩療法、音樂療法等,讓你的健康觀念再升級,健康一輩子!

  25個生活保健小撇步,輕鬆打造24小時的健康:本書特別針對上班族、抗老族的一天24小時,規劃25個保健小撇步,讓你一步步打造健康基礎。像是起床前花三個30秒做三個小動作,就能預防「姿勢性低血壓」。洗澡前先乾刷身體,就能促進最大的排毒器官──皮膚順利排除體內廢物。書中還教你如何利用搭公車等捷運、開會和晚上看電視的空檔,做做同時訓練肌肉、活化肌絡的小運動。不必花大錢,也不用花很多時間,就能遠離疾病、活出健康來。

  從飲食、運動、排毒、心理、環境五大面向下手,面面俱到顧健康:吃錯了、不運動、壓力大、環境差、毒素多等因素,正是健康最大的殺手。本書讓你一書在手,就能幫身心靈做全方位的健康管理!

  讀者群分析:
  ★想告別疲勞、提升精力的上班族
  ★想擺脫腰痠背痛、四肢無力、精神不濟等問題的亞健康和亞疾病一族
  ★想改善症狀、恢復體力的病痛族
  ★想常保青春、管理健康的養生族
  ★重視家人健康的媽媽族

作者簡介

林承箕

  學經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三軍總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總醫師、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三軍總醫院住院病歷室主任
  國軍八零四總醫院醫療部主任、副院長
  三軍總醫院醫務長兼代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系主任
  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院長

  專業經歷:
  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心臟內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專科指導醫師
  美國功能醫學研究所(IFM)研究員
  美國自然醫學會自然醫學認證醫師
  美國自然醫學會同類療法認證醫師
  法國CEDH中心順勢療法認證醫師
  中華民國職業病醫學醫學會常務理事
  台灣國際花精學研究學會常務理事
  財團法人中華醫藥針灸科學研究基金會董事
  財團法人國際醫學科學研究基金會董事

  現任:
  台北中山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台北第一健保(原公保)門診中心特約心臟內科主任醫師
  台北完全優整合醫學診所院長



名人推薦



崔玖(新圓山診所創辦人及負責人)
李鳳山(梅門一氣流行創辦人)
宋丕錕(美兆健康管理機構總院長)
陳俊旭(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


fers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整 合 性 醫 學


─ 發 展 、 趨 勢 及 因 應 ─


林承箕 醫師




     當今已有愈來愈明顯的趨勢看到人類從傳統主流的醫學〈Conventional Medicine,俗稱西醫〉領域向外尋找解決個人及家人健康照護疑慮的答案及服務。西醫在外傷及急症的處理是相當突出的;另類醫學〈Alternative Medicine〉的療法在預防及治療慢性病方面則有獨到之處。許多這些非主流的治療及效果日益被認知後,現已逐漸被融入西醫的治療服務體系,而形成整合醫學〈Integrative Medicine〉:基於醫生─病人的合夥關係而參夾運用主流西醫與另類、輔助性〈Complementary〉的療法來刺激、促進個人身體內天生健癒的潛能。它可以用來處理症狀、增進生活的品質、健康與活力、促進治療的效果、甚至治癒某些疾病。

     起初,當代主流講求實證論〈Evidence-Based Medicine〉的西方醫學對較偏重經驗論〈Experience-Based Medicine〉的許多傳統醫學之診斷、治療的理論、方法及效果,因無從瞭解而不大接納,姑以另類醫學稱之。醫學院不教授,醫院不提供服務,醫療保險亦不給付。





     1986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舉辦的一項民調顯示:90%受訪者對另類醫學治療感到滿意;1990年統計全美國花費在背痛、焦慮、憂鬱的235億美元之醫療費用中另類醫療佔137億;另一項對1539位醫師及研究者的電訪中顯示約三分之一的病人〈1998年,達60%〉曾接受過另類醫療。於是美國國會於1991年11月21日通過在美國國家衛生院下成立“另類醫學辦公室”〈Office of Alternative Medicine;OAM〉。1993年成立的“輔助及另類醫學科”於1998年升格為“輔助及另類醫學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NCCAM〉。於1997年統計有360~470億美元是花費在另類輔助療法上,其中120~200億是病人自費給付給專業的醫療服務師。2004年5月與美國健康統計局公佈2002年31,044位18歲以上的成人調查,顯示74.6%的受訪者曾接觸另類輔助療法,62.1%在過去12個月內接受過此類治療。該醫學中心研究經費由1993年兩百萬美元逐年增加至2003年的一億一千三百八十萬美元,各醫學研究中心資深教授紛紛投入研究,成果豐碩。全美125所醫學院中76所有另類醫學的授課,28所就直接開以“整合醫學”為名的課程。2003年5月26日至30日於日本京都召開之第26屆世界內科醫學會更將“另類醫學”列入第三天下午的會議議程。




     輔助及另類醫學內容廣泛,當前在國內醫療體系尚未被有系統的、正式的加以認知、印驗、接納、開發與推廣,但在民間卻早已被廣大民眾長時間接受及一再使用,如傳統中醫、針灸、整脊、按摩、斷食、大腸水療、果汁療法、酵素療法、營養醫學、飲食療法、藥膳、靜坐、冥想、催眠、氣功、瑜珈、同類療法、花精療法、意念療法、音樂療法、芳香療法、色彩療法、高熱療法、純氧療法、人體運動療法、功能醫學、螯合治療、分子矯正醫學、全細胞生物療法、磁場療法、環境醫學、能量醫學、生物能信息醫學…等,皆已在歐、美、日等先進國家有蓬勃的發展和相關醫療與研究機構之設立。

有鑒於:
1. 人心求健康、長壽之需求與日俱增。
2. 醫學朝整合發展之世界趨勢日益明顯。
3. 講科學依統計重實證之主流醫學或有分工過細偏對抗治療少全人預防之觀點而流於“治病不治人”的偏失。
4. 輔助及另類醫學缺乏系統化的瞭解、整理與研究,架構、制度、理論不明,有發展失序之隱憂。




     因此整合“古老的醫學與現代的醫學、傳統醫學與主流醫學、物理〈生物能量〉的醫學與化學的醫學、東方醫學與西方醫學、人的醫學與天〈環境〉的醫學、系統化的醫學與全人化的醫學、身心靈合一的醫學”,充分發揮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之結合,以全面提昇健康照顧的品質及功效,有賴關心健康的醫界、學界、健康業界、政府及社會大眾一起大力推動。


(作者為前三軍總醫院醫務長兼國防醫學院醫學系主任


 現為完全優診所院長,社團法人台灣國際花精學研究學會常務理事)

fers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